颈椎骨质增生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关节软骨会逐渐退化,颈椎间盘也会发生退变。椎间盘水分减少,弹性降低,导
致颈椎的稳定性下降。为了维持颈椎的正常功能,身体会在颈椎边缘形成骨质增生,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退变过程,是颈椎骨质增生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椎间盘的退化尤为重要,是
颈椎柱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慢性劳损
长期不良姿势:长期低头工作(如会计、作家、软件开发人员等)、长时间低头玩手机、高枕睡眠、躺在
床上看电视或看书、坐位睡觉等,会使颈椎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颈部肌肉疲劳、韧带松弛,颈椎的稳
定性下降。为了维持颈椎的稳定性,身体会启动代偿机制,在颈椎边缘形成骨质增生。
过度活动:某些需要频繁使用颈部的职业或运动,如运动员、舞蹈演员等,颈部关节和肌肉长期受到过度
牵拉和磨损,也容易引发颈椎骨质增生。
外伤因素
颈部受到外伤,如扭伤、撞击、骨折等,可能损伤颈椎的软骨、韧带和骨骼,破坏颈椎的稳定性。在修复
过程中,身体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一些病人本身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管内软组织
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且随年龄增长退变速度会比一般人更快。
发育因素
先天性颈椎结构发育不良,如先天性小椎管,会使颈椎的空间相对狭小,增加了颈椎神经、血管受到压迫
的风险,为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
风寒湿因素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
循环障碍,继而产生无菌性炎症。这种炎症长期刺激颈椎组织,可能导致颈椎骨质增生。
疾病因素
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颈椎骨质增生的发生有关。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影响颈
椎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此外,颈椎的感染、结核,或者颈椎本身的原发
肿瘤或继发肿瘤,也可能加重增生的发生。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