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这是最基本的检查之一,可以检测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但需要注意的是
,尿常规检查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运动、发热、感染等,因此一次检查结果异常不能确诊
,需要多次复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这个检查能更准确地反映尿蛋白的排出情况。患者需要收集24小时内的全部尿液
,然后测定其中的蛋白质含量。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脏功能的常用指
标,当肾脏受损时,它们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则是更准确地反映肾脏滤过功能的指
标,可以通过一些公式计算得出。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严格控制血糖: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物等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盐的食物,如糖果、油炸食品、腌制食品等。合理
分配三餐的热量,避免暴饮暴食。同时,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
,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如果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
用降糖药物。
控制血压:减少盐的摄入可以降低血压,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定期检查: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肾脏损害。一般
来说,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全面的肾脏检查。如果已经出现小便泡沫异常、水肿、血压升高等症状,
应及时就医,增加检查的频率。
避免肾毒性药物: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
体类抗炎药等。
小便泡沫半小时不散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偷袭”的早期信号。糖尿病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保护肾脏健康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