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发展为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主要是由于支气管炎长期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病理
生理变化,破坏了支气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具体原因如下:
炎症持续损伤: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因子会不断刺激气道黏膜,导
致黏膜充血、水肿,黏液腺分泌增加。这种持续的炎症反应会破坏支气管壁的正常结构,使
支气管壁的平滑肌、弹力纤维和软骨等组织受到损伤,削弱了支气管壁的支撑力,使其更容
易发生扩张。
反复感染:支气管炎患者的气道防御功能下降,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的反
复感染。每次感染都会进一步加重支气管的炎症,导致支气管壁的损伤和破坏不断累积。例
如,常见的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会引起支气管黏膜的化脓性炎症,破坏
支气管壁的完整性,增加支气管扩张的发生风险。
纤毛结构与功能受损:长期的炎症刺激会损伤气道纤毛的结构和功能,使纤毛的摆动频率和
幅度降低,无法有效地将气道内的分泌物和病原体排出体外。分泌物在支气管内积聚,会导
致管腔阻塞,进一步加重感染和炎症,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发生。
黏液分泌异常:支气管炎时,黏液腺分泌亢进,产生大量黏稠的痰液。这些痰液不仅难以咳
出,还会为细菌的滋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加重感染。同时,黏稠的痰液会增加气道的阻力,
使支气管内压力升高,对支气管壁产生更大的压力,促使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壁破坏:炎症和感染会导致支气管壁的各层组织受到破坏,包括平滑肌层、弹力纤维
层和软骨层。随着病情的进展,支气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逐渐降低,无法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
能,在吸气和咳嗽时,管腔内压力增加,支气管容易发生扩张,且在呼气时不能完全回缩,
久而久之形成永久性的扩张。
周围组织牵拉:支气管炎反复发作,会引起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的纤维化和瘢痕形成。这些纤
维化组织会对支气管产生牵拉作用,使支气管变形、扭曲,进一步加重支气管的扩张。例如,
肺结核引起的纤维化病变,常常会导致支气管扩张的发生。
免疫失衡:部分支气管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导致感
染持续存在。同时,免疫反应过度激活,会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进一步加重支气管的炎症
和损伤。例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者,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增加了支气管扩张的发
病风险。
遗传因素:某些先天性遗传疾病可能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有关。虽然支气管炎本身不一定是
由遗传因素引起的,但如果患者存在先天性的支气管发育异常或遗传缺陷,如纤毛无运动综
合征、囊性纤维化等,会使支气管更容易受到炎症的影响,在支气管炎的基础上更容易发展
为支气管扩张。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