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传承精华、守正传新”的中医药工作发展方针。
为了传承中医、弘扬国粹,培养更多优秀的中医药人才。11月9日下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的收徒仪式在合肥长淮中医医院隆重举行,腾讯、搜狐、新浪等多家媒体参加并一同见证了这次盛典。
(拜师现场图)
(李佃贵教授与徒弟合影)
拜师仪式上,来自合肥长淮中医医院的范旭盛、马巨强、李晓荣,及来自北京、福建的牛小培、齐兆祥、杨建军、李新会共7名徒弟向李佃贵教授跪拜、奉茶、递交“拜师帖”、献花并聆听师训。
(拜师现场图)
拜师仪式结束后,李佃贵教授上台致辞,表示:“中医需要人才,需要传帮带,国粹需要一代又一代不懈的传承和创新。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中青年中医人能够迅速成长起来,继承中医脉络、弘扬中医文化、传承中医药事业,让祖国医学的瑰宝薪火传承、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让中医中药更好地惠及百姓、服务群众。”
(李佃贵教授致辞)
“能拜在李老门下学习,继承中药传承技艺、研习中国国药之精华,是我由来已久的夙愿。”合肥长淮中医医院李晓荣主任表示,“我今后一定会执弟子之礼,谨遵师教,刻苦钻研,传承国粹,继承创新,将中医药学发扬光大。”
(李晓荣主任接受采访)
《庄子.养生主》有言: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国医大师收徒,既是师承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传承方式,定能让凝聚了几千年智慧和经验的中医文化代代相传。
【李佃贵 国医大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获得者,河北省科协会士,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2017年河北十大新闻人物。 全国第三至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河北省第六、七、八、十届政协委员,第八届人大代表。原河北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兼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现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河北省胃肠病研究所所长。国家卫计委临床重点专科(脾胃病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慢性胃炎)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脾胃病科)、重点学科(中医脾胃病学)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李时珍研究分会名誉主任委员,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民间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学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河北省健康养生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河北省医养结合促进会会长,河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学会副会长,河北省医师协会顾问。曾荣获“中国医师奖”、“中医传承特别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尤其擅长脾胃病的治疗,首创“中医浊毒理论”,指导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疗效显著。指导、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主编各类院校教材10余部,学术专著40余部,获批专利多项,获各类科技进步奖30余项。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5】第 08-2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