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又称肾炎,是发生于双侧肾脏肾小球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常见的肾脏疾病。
分类
按起病急缓和病程分类: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常见于4 - 14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程长,病情迁延,病变缓慢持续进展。
按病因分类: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是原发于肾脏的独立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脏继发性
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是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如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高血压及糖
尿病等血管疾病引发的肾小球病变。
症状
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尿液异常和肾功能受损,具体包括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急性肾炎大部分病例在
2 - 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40%的病人首先发现血尿而求医90%的病例出现水肿,轻者晨起后见
眼睑浮肿重者水肿延及全身,甚至出现胸水腹水部分病人血压升高且有头痛小便化验几乎都含有蛋白质(蛋白尿)
病因
感染因素:多发生在链球菌感染之后大部分病例2 - 3周前有过咽炎扁桃体炎等前驱感染,但感染程度与是否发病
之间无平行关系。
免疫因素:是肾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不同的抗体,结合成不同的免疫复合物
沉积在肾脏的不同部位造成病理损伤,形成不同的肾炎类型。
其他因素:还可能与遗传、代谢、肿瘤等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
检测
患肾小球肾炎后,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肾功能检查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查等以明确病
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
药物治疗:是主要的干预手段。
饮食调整: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在饮食上需保持清淡、低盐和优质低蛋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康复
生活方式改变: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感染等可能加重病情的因素。
严重程度及预后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病程进展肾功能损害程度以及是否及时干预。若患者未及时治疗
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导致肾纤维化逐渐进展,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尿毒症,需采用常规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不
过,若能抓住早期治疗时机,规范正规治疗大约90%以上的肾小球肾炎患者巩固治疗后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蛋
白尿、血尿转阴,且复发几率小。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