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疾病资讯 > 视神经萎缩 > 视神经萎缩会出现哪些分类?

视神经萎缩会出现哪些分类?

文章来源:合肥长淮中医医院

   

浏览次数:180

  视神经萎缩为视神经纤维变性的表现,主要症状为视力减退和视盘颜色苍白。病变位于视网膜,累及神经节细胞时,可出现由视网膜向颅内方向发生的萎缩,称为上行性视神经萎缩,视盘萎缩征象一般出现较快;病变位于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可引起由颅内向视网膜方向发展的萎缩,称为下行性视神经萎缩,一般约经1~3个月后,视盘才出现萎缩征象。


  分类

  临床上一般从视盘的外观上,可区分为原发性(单纯性)视神经萎缩和继发性视性神经萎缩两种。

  (一)原发性(单纯性)视神经萎缩:为视神经纤维退化,神经胶质细胞沿退化纤维排列方向递次填充,一般是由于球后段视神经,视交叉或视束受压、损伤、炎症、变性或血液供给障碍等所引起。

  临床上分为全部和部分萎缩两种,前者视盘全部呈白色或灰白色,边缘整齐,生理凹陷轻度下陷,筛板小点清晰可见,周围视网膜正常,视网膜血管无白鞘。常见于不合并有颅内压力增高之颅内肿瘤,如垂体肿瘤、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奎宁或甲醇中毒及绝对期青光眼等;后者依视神经损害部位不同而异,视乳头可为颞侧半苍白或鼻侧半颜色苍白,其中尤以颞侧半苍白最为常见,因为从该侧进入视神经之盘斑束最易受累,常见于球后视神经炎和多发性硬化症等,但正常视盘在颞侧的神经纤维较细,血管较少,故颜色略淡,因此诊断时必须结合视野改变来决定。

  (二)继发性视神经萎缩:为视神经纤维化,神经胶质和结缔组织混合填充视盘所致。

  多发生于晚期视盘水肿或视盘炎之后,视盘为渗出物结缔组织所遮盖,呈灰白色,污灰色或灰红色,边缘不清,生理凹陷模糊或消失,筛板小点不见,动脉变细,静脉狭窄弯曲,血管周围可有白鞘伴随,是为视神经炎型萎缩(neuritia atrophy)。由广泛性视网膜病变性引起者,视盘呈腊黄色。常见病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弥散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等,边缘不清晰,血管很细,为视网膜型萎缩(retinitic atrophy)。

  视盘颜色为什么变白,有人认为是视盘区的毛细血管消失所致,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组织学检查均不支持这种解释,近年来认为这是由于该处缺乏能传递光线的透明轴索,所有射入光线都是由遮盖视盘表面的不透明的胶质反向出来。


在线预约

  • 0551-652155555
    24H免费咨询热线

  • 8:00 - 17:30
    合肥长淮中医医院节假日无休

  • 医院地址
    合肥市蜀山区金寨路161号

  •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