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种疾病正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它就是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全球约有3亿哮喘患者,国内也有约3000万患者深受其扰。
哮喘的症状表现多样。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胸闷等。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会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不过,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但部分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能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此外,临床上还有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会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会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高反应性,使用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而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
哮喘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通常认为受到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其直系血亲患哮喘的概率会更高。环境因素方面,花粉、尘螨、宠物毛发和皮屑、雾霾、汽车尾气等常见过敏原,以及感染、气候变化、运动、妊娠等都可能诱发哮喘。
虽然哮喘目前还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和科学管理,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需要长期规范用药,目前通常使用吸入式的激素药物来减轻和缓解气道症状,针对慢性气道炎症的患者,即使没有发病症状时也要坚持规范使用如糖皮质激素类的控制性药物。同时,患者要注意规避诱因,养成良好习惯。在环境控制上,要注意室内通风,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避免霉菌滋生,禁烟,远离油烟、蚊香等烟雾刺激。在花粉季节开车要关闭车窗,回家后冲洗鼻腔。此外,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的风险。
了解哮喘,重视哮喘的防治,对于每一位哮喘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一起行动
起来,守护呼吸健康,让哮喘患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文章二:《哮喘患者的日常防护之道》
哮喘,这个看似熟悉却又常常被误解的疾病,给无数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哮喘患者而言
,日常的防护是控制病情、减少发作的关键。
首先,在饮食方面,哮喘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许多食物可作为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如鸡蛋、鸡肉、
猪肉、羊肉、狗肉、海鱼、蛤类、蟹虾、木瓜、韭菜、金针菜、笋(或笋干)、花生、咸菜、辣椒、
胡椒、糖精、香精、色素、雪糕等冷饮、汽水等碳酸饮料、酒、咖啡、浓茶等。患者应尽量避免进食
这些食品以及高度可疑为过敏原的食品,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宜少食多餐。同时,要保证足够的
水分摄入,每日饮水应达2000毫升,甚至更多,以稀释痰液。
居住环境的改善对哮喘患者也非常重要。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灰尘飞扬,尽量不要使用羽毛衣被
。定期清洗床品,使用防螨罩,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可有效减少尘螨的滋生。在花粉季节,要关闭窗
户,减少花粉进入室内。此外,要避免在室内吸烟,远离油烟、蚊香等烟雾刺激。
运动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并非禁忌,但需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时间。哮喘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较为温和
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在运动前,最好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做好热身准备。同时,要避
免在寒冷、干燥、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以免诱发哮喘发作。
心理调节也是哮喘患者日常防护的重要一环。哮喘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反复发作而产生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又可能反过来诱发哮喘发作。因此,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积极的
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哮喘患者的日常防护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从饮食、环境、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只有做好
日常防护,才能有效控制哮喘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