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支气管炎导致通气功能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气道的慢性炎症及其引发
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有关,具体如下:
气道黏膜损伤: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气道黏膜长期处于受损状态,导致气道黏膜的
屏障功能减弱,更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黏液腺改变:炎症会促使黏液腺增生、肥大,导致黏液分泌大量增多。过多的黏液
会阻塞气道,使气道内径变窄,就像管道被淤泥堵塞一样,影响气体的正常进出,
增加气流阻力,从而引发通气功能障碍。
气道壁损伤与平滑肌痉挛:炎症会对气道壁造成损伤,使气道壁的平滑肌发生痉挛。
平滑肌痉挛会进一步加重气道狭窄程度,阻碍气体的顺畅流通,导致通气功能下降。
气道重塑: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引起气道壁结构发生重塑,例如气道壁增厚、纤维化等。
这种结构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会持续地影响气道的通气功能,使气道变得僵硬,弹性
降低,气体进出更加困难。
小气道(直径小于2mm的气道)管壁薄、管腔小,在长期支气管炎的影响下,小气道更容
易受到累及。炎症容易使其发生塌陷、闭合等情况,导致气体陷闭在肺泡内,无法有效地
呼出,进而影响通气功能。
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气道神经调节失衡,如胆碱能神经张力增高可促进黏液分泌,进一步
加重气道阻塞,影响通气功能。
长期的通气负荷增加和缺氧,可导致呼吸肌疲劳和功能减退。呼吸肌力量减弱,无法有效
地完成呼吸动作,也会加重通气功能障碍。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