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性肾炎,也被称为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
引发的一种疾病,以下从多个方面为你介绍: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它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同时伴有明显肾脏损伤临床表现的疾病。发病与免疫
复合物形成、免疫细胞和一些细胞因素引起的免疫异常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抗原结
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激活补体系统,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导致肾脏损伤。
症状表现
全身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本身可导致身体多个脏器受累,患者可能出现皮肤黏膜受损,如口腔溃疡、蝶状红斑
、盘型红斑;关节相关症状,如关节痛;血液系统受累,出现白细胞下降、血色素降低、血小板降低等;还可能
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
肾脏表现:可出现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衰竭等相关表现,具体症状包括水肿、血尿、蛋白尿、肌酐进行性
升高等。
诊断方法
首先患者要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如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制定的狼疮分类诊断标准。在此基
础上,出现肾脏相关临床表现,如水肿、血尿、蛋白尿、肌酐进行性升高等,就要考虑存在红斑狼疮性肾炎。
为明确病变程度,通常需要做肾穿刺活检。红斑狼疮性肾炎的病理一共分为六型,不同的病理类型对于判断病情
的活动度、预后以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价值。
发病人群
狼疮性肾炎主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率男女之比约为1:9,年龄越小,病情可能越重,预后越差,特别是男性患者。
治疗与预后
治疗通常要结合病理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多数患者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制剂治疗效果良好,但部分患者长期预后
不好,严重的狼疮肾炎是影响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预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患者通常需要终生服用激素等免疫抑制药物来控制病情,且病情易于复发。
皖ICP备1702521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1842号 广审号:(合)中医广【2024】第09-03-42号